文/MCU全联 2023-07-19
医生在治疗各类皮肤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波长,还要考虑能量密度,脉冲数,脉宽,...
强脉冲光(IPL),不仅能够祛除细小皮肤皱纹、毛孔粗大,而且还能够治疗多种皮肤疾病(浅表色素斑、表皮的血管性皮肤疾病、炎症痤疮等),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医生在治疗各类皮肤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波长,还要考虑能量密度,脉冲数,脉宽,脉冲延迟等,只有在各个参数都达到合适的值后,才能针对性的解决某个皮肤问题。
那么,光子能量参数的这个“度”怎么把控?怎么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对学员在社群和评论区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们特意翻阅了一些书籍,与大家一起分享。
01
光子治疗参数设置
由于光子设备生产厂家很多,各种光子设备之间的能量设置很难换算,因此很难有一个具体的能量设置方案。有时即使是同类设备,由于新旧的关系也会存在光损耗,能量设置时也要考虑在内。参数设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能量的设置
能量大小与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是直接相关的,能量越大,疗效越好,但皮肤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增大。理论上治疗剂量的能量设置是能起到亚皮肤损伤的剂量。在临床上的治疗终点反应就是皮肤潮红反应,也就是脉冲光引起皮肤最小红斑的剂量作为治疗时的能量设置。如果治疗时皮肤没有潮红反应,治疗可能会无效,而引起过度的红斑,甚至水肿,则会引起皮肤的灼伤等反应。
2、脉冲的设置
靶组织的大小决定了子脉冲长短的设置,子脉宽越小,对靶目标的作用就越强,因此治疗作用就越强,当然引起皮肤色素异常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相反,子脉冲越长,对靶组织的治疗作用就要弱一些,当然引起色素异常的反应也会小一些。
延迟时间与皮肤的厚度有关,一般表皮的热弛豫时间大约为3~10ms,面部厚的部位可能会达到20ms,因此要保证两个子脉冲之间皮肤能够有效地冷却,一般延迟时间最好是20ms以上。一般延迟时间越长,安全性越好,但国产的延迟时间可能无法是两个子脉冲的疗效相加。单脉冲能量主要集中在表皮,因此多用来治疗表皮的色素性疾病,而双脉冲和多脉冲能量可透达真皮,因此可能用来治疗真皮的疾病,如二型嫩肤及脱毛等。
3、多脉冲技术
合理使用脉冲宽度和延迟能提高IPL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单脉冲时,IPL能量比较集中于表皮,而多脉冲配合皮肤冷却技术能讲IPL能量“输注”到皮肤的深层。以三脉冲模式进行治疗为例,为了增加光子对皮肤的穿透性避免表皮的损伤,或者为了治疗真皮的靶组织,可能选择多脉冲技术,配合皮肤冷却能达到治疗真皮而保护表皮的作用。
当第一脉冲释放时,表皮和真皮的温度均会升高,由于表皮直接比邻冷却头,因此表皮的温度上升得到一定的抑制,不能上升很高。当第一脉冲结束后,接下来的便是一个光子释放的停顿阶段(脉冲延迟),这实际上是一个让表皮冷却的时间,由于冷却头带走了表皮大量的热量,因此表皮温度会随之下降。当第二个脉冲能量释放时,皮肤再度因为光子能量吸收,温度上升。此时表皮和真皮温度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离”,表皮由于冷却头的保护温度上升慢,而真皮因为吸收了足够的能量温度攀升。当第三脉冲结束后,真皮温度会达到治疗要求,而表皮温度始终波动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这种技术常用来治疗血管性皮肤疾病、脱毛、缩小毛孔和嫩肤等。
4、皮肤颜色
和激光治疗一样,深色皮肤的人,治疗的风险明显要比白皙皮肤的人大一些,对V型和VI型皮肤不推荐使用强光治疗,因为他们的治疗风险远比取得疗效的可能性要大。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不同肤色的人设置合理的能量和脉冲宽度及延迟时间。
02
能量、脉冲宽度及延迟怎么设置
临床通过调节脉冲宽度、脉冲延迟、脉冲发射模式、能量密度等,IPL有多达1000种以上的参数设置,能广泛用于光老化、脱毛、血管性疾病、色素性疾病的治疗。
有学者总结了128例面部色素性病变经IPL治疗4~6次(波长560nm和590nm、2或3脉冲、脉宽2.5~5.0ms、延迟25~30ms、能量密度10~33J/cm²),治疗间隔为2~5周后,显效率(色素减轻或消退≥60%)为雀斑:65.9%,痤疮后色素沉着:66.7%,老年斑:71.4%,疗效较好,但对咖啡斑和黄褐斑效果不明显,显效率分别为40%和0%。
也有学者采用IPL治疗了111例雀斑病人(参数为波长560nm、2脉冲、第一脉宽3.2ms、第二脉宽6.0ms、延迟时间20ms、能量密度20~30J/cm²),所有病人经1~3次治疗后,总的痊愈率为53.2%,有效率为98.2%,无1例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有学者对于IPL治疗了39例痤疮红斑患者,选择能量密度9 ~20J/cm²,波长500~1200nm,脉宽5~20ms,光斑面积10mm×50mm,接触式水冷却,治疗部位出现较深的红斑变淡或呈暗紫红色为治疗终点,如未达到治疗终点,可增加1~2J/cm²能量密度再重复治疗一遍。二次治疗间隔4周。其中有17例患者因仍有炎性丘疹、脓疱出现,同时给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结果表明,IPL治疗39例痤疮红斑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后红斑评分(1.28±0.51)分,较治疗前的治疗有效率。
02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每台设备的厂家可能都会给到一份标准治疗参数设计值,从治疗方向、滤波片选择、脉宽、能量密度,以及治疗遍数等数据提供参考,一份标准的参考值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有经验的医生则会根据临床需求设计更个性化的治疗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但凡来MCU全联王牌课程《光电美容操作规范化精英班》学习,人手一本汇集各类光电设备不同适应症治疗的【实操指南】,学习必送,在应用过程中,可根据临床经验找更适合的“标准值”。如果想了解更多课程详情,可扫下方二维码提交信息,课程老师会一对一为您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敏,刘冰,邢晓婧,林碧雯,赵梓纲,周澜华,李承新.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红斑39例疗效回顾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02):54-56.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3580.
[2]沈华,沈尊理,王永春,黄一雄,贾万新,黄燮青.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128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5(05):607-608.
[3]刁庆春,林琳,郝飞,王鲁,向明明.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11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04):354-355.
(来源:MCU全联)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我们处理
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