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医个人 2023-06-15
玻尿酸溶解酶,即透明质酸酶,简称溶解酶,国产的药品名称为注射用玻璃酸酶 是...
01
什么是溶解酶
玻尿酸溶解酶,即透明质酸酶,简称溶解酶,国产的药品名称为注射用玻璃酸酶 是各种能使玻尿酸产生低分子化作用的酶的总称,是能够降低体内透明质酸的活性,从而提高组织中液体渗透能力的酶。
正因为有溶解酶的存在,玻尿酸才被视为当前最为安全的注射填充材料,可以被溶解,亦是玻尿酸相比注射用胶原蛋白的一大优势。
02
溶解酶配制标准
溶解酶以冻干粉形态存在,需要在使用前配制。拿一瓶溶解酶,抽取1ml(2ml或3ml都可以)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注射到瓶中,充分溶解干粉;用1ml注射器抽0.1(0.2或0.3ml)ml溶解后的溶解酶;再加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稀释到1ml,混合均匀,这1ml溶液里就含有150U的溶解酶。这样这1ml溶解酶基本就能溶解1ml的小分子玻尿酸,但对于交联度过高的产品,溶解酶的浓度要加大,但千万别直接用原液溶解,浓度太高。具体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1500u。配制好的溶解酶为水溶液极不稳定,宜临用前配制,剩余溶液可在30度以下温度保存2周,但若有变色或沉淀则不可再用。
使用溶解酶前,需要进行过敏测试。
取150u/ml浓度的药液0.02ml皮内注射,如5分钟内出现具有伪足的疹块,持续20-30分钟,并有瘙痒感,示为阳性。但在局部出现一过性红斑,是由于血管扩张所引起,则并非为阳性。
当然溶解酶效果的控制远不及玻尿酸注射塑形时那般精准,操作时只能说尽量做到精确注射,注射后出现局部的瘀青是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
紧急注射法
对于发生栓塞紧急处理时,常用5~10倍的浓度注。
03
注意事项
1、注射过肉毒素的部位48小时内不能注射玻尿酸酶,因为玻尿酸酶促使肉毒素严重扩散。
2、避免一些急慢性病,还有正在口服一些药物,尤其是有过敏史的客人。
3、注射完溶解酶后再注射玻尿酸的间隔时间:一般间隔一周比较稳妥,如果紧急的情况就间隔72小时,这个和药物吸收情况有关。
4、副反应罕见,少于1/1000的患者报告荨麻疹或血管水肿。
5、对于任何透明质酸酶产品,使用前均建议做皮试。
6、过敏者忌用,对蜂毒过敏者忌用。
7、呋塞米、肾上腺素、苯二氮卓类、肝素、苯妥英药性不兼容;水杨酸酯、可的松、雌激素、促皮质素、抗组安剂可部分削弱透明质酸酶的酶促作用。
8、不可用于消肿(咬伤、刺伤)。
9、不可用于增进多巴胺或抗抑郁(alpha-agonist)药物的吸收。
10、不可用于感染或炎症及周边部位注射(可能促进感染扩散)。
11、眼部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12、孕妇忌用。
溶解酶一定要打在之前你填充玻尿酸的同一个层次,根据玻尿酸的多少来控制好剂量,那么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经验差的医生他找不准你之前填充玻尿酸的层次,拿不准剂量,溶解的过程就会比较折腾,更容易出现凹陷、下垂、残留等等一些问题
04
副作用
溶酶的主要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相对罕见(0.1%发生率),不过在使用高剂量透明质酸酶(200 000 IU)的情况下,过敏性并发症可能上升至31.3%。发生过敏的原因是溶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对这种蛋白过敏的人群注射这种蛋白时,就会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状包括:
咳嗽
吞咽困难
荨麻疹
瘙痒
面部、眼睑、嘴唇、舌头、喉咙、手、脚等出现大的蜂巢状肿胀
眼睑或眼睛、面部、嘴唇或舌头周围浮肿或肿胀
头晕
快速的心跳
这时应该立即停止注射,同时口服一定量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如果症状无法缓解,需要密切检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就院。
-------本文章用于学术交流,仅供医务人员观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后台工作人员,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谢谢。
(来源:医动天下)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我们处理
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