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注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文/子丁宝宝 2023-03-17

玻尿酸注射是医美填充里运用最广泛的,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玻尿酸注射的并发症。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员阅读

玻尿酸注射是医美填充里运用最广泛的,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玻尿酸注射的并发症。

一、形态不佳

注射过量注射过量常见的部位是下巴、苹果肌和额头。过尖过翘的下巴看上去非常的假,不协调;过于饱满的苹果肌,看起来显得胖,同时会显得僵硬,没有自然的表情;过于饱满的额头,看起来很像寿星老的额头一样。

原因:

①注射层次和注射量的控制不当;

②将大分子的玻尿酸注射于浅层或浅层注射过多的中、小分子的玻尿酸都会出现表面的凸起和明显的肿胀;

③对于静态纹的注射,单纯的注射过多的玻尿酸反而会因表情的挤压或者玻尿酸的吸水性导致局部的凸起,可结合肉毒素联合治疗;

解决方案:

①如果外观没有太大影响,可以不用特殊治疗,等玻尿酸自行吸收即可;

②可以通过运动、热敷、按摩等方式加速玻尿酸的吸收;

③对于急切想要改善的患者,可以通过玻尿酸溶解酶注射溶解。

二、变形、移位

因为玻尿酸半流体的的性状,不同于假体一定固定,在注射到人体后,多少都会出现形变或者伴随移位的现象。

原因:

①没有把握好注射层次;

②重力的影响,睡觉体位的压迫或者注射初期其他外力因素;

③注射面积过大,单位面积注射量过多,容易发生形变。

解决方案:

①如果症状不严重,自己愿意等待,等玻尿酸自行吸收即可;

②对于急切想要改善的患者,可以通过玻尿酸溶解酶注射溶解。

三、肉芽肿

原因:

部分含杂质较多的玻尿酸会出现交联剂反应,更有部分求美者被注射了根本不是玻尿酸的玻尿酸,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结节状病灶,表面凸起甚至造成皮损。肉芽肿发生率很低,并不是注射之后立刻出现的,往往是在注射后期(6-24个月)在所有的注射部位同时出现。

解决方案:

①注射溶解酶溶解;

②较严重的患者可注射少量曲安奈德等激素类药物;

③手术切除。

四、肿块、鼓包

原因:

①注射不均匀导致术后即刻或者早期出现皮下肿块;

②注射了不正规的产品,有的没有批文的玻尿酸在生产过程中掺杂其它异物或者有细菌残留,容易产生排异反应,诱发组织增生形成肿块或鼓包。

解决方案:

①注射溶解酶溶解;

②溶解后仍有肿块,像瘢痕一样凸起,可用溶解酶与少量曲安奈德同时注射;

③手术取出。

五、局部感染局部的红肿发热,甚至脓肿,严重的可能出现面容损坏。

原因:

①无菌操作不当,在注射过程中,皮肤表面杂菌通过针孔直接进入皮下,并产生红肿发热等症状;

②局部有感染病灶,比如痤疮脓肿之类的,表面感染未及时处理,感染向深层蔓延,出现脓肿。

解决方案:

①局部的消毒清创,用碘伏消毒后可外服庆大霉素纱布约15分钟;

②溶解或取出玻尿酸;

③注射抗生素;对症治疗;

④一旦确认为深层感染,立即清创引流排出,全身抗感染治疗。

六、栓塞

       栓塞是玻尿酸注射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很多美容工作室的操作人员不懂得解剖层次和血管位置,在注射过程中,一旦把玻尿酸注射到血管内,可能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失明甚至威胁生命。

1、局部组织坏死原因:

        少量的玻尿酸注射进入血管内,堵塞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多见于鼻翼处和眼周皮肤的坏死。处理措施:快速高浓度局部注射溶解酶。

2、失明原因:

       将玻尿酸注射到血管内,通过高压的注射方法,过多的玻尿酸一次进入血管,通过面动脉进入眼动脉,或者通过滑车上动脉或者眶上动脉进入眼动脉,造成失明。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贪图注射便宜的求美者找到非正规医生注射所致。

处理措施:一旦出现需要在2个小时内快速高浓度溶解玻尿酸,眼球后注射溶解酶等等相应的处理,及时到眼科就诊。

七、肢体瘫痪

原因:

通过高压注射玻尿酸通过面动脉或者眶上动脉或者滑车上动脉或者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吻合支,直接进入颈内动脉,然后再流入颅内,堵塞大脑血管,造成半侧肢体瘫痪。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多见于培训几天就进行注射的部分非法医生操作所致。

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就医,2小时内高浓度注射溶解酶,高压氧治疗等相应的神经营养支持治疗。

八、玻尿酸特性及延迟变态反应:

1、当出现皮肤发红、肿胀、淤斑、疼痛时,医生可以在注射前麻醉、注射后按压和冷敷等减轻症状、加快消退。

2、 肉毒素、胶原等注射均可能引发速发型的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因此注射完毕顾客需留观20~30分钟。注射室需配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与氧气设备。当出现过敏现象时,立即中止注射,并保留未注射完的药物包括外包装,同时进行抢救。

3、充填物迁移。

小颗粒的充填物注射在鼻唇沟等面部表情丰富的部位容易发生迁移,应该在注射后使用胶布粘贴注射部位1-2天,以减少注射部位的表情,而且要提醒患者在注射后不要大笑和大口咀嚼。

4、增生性疤痕。

那些有疤痕体质的人,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疤痕内注射激素进行治疗。

5、迟发性炎症反应

吸水膨胀性引发的肿胀,延迟性炎性反应起痘。

图片



图片



⚠️重在预防,这6点要牢记⚠️

       注射美容并发症重在预防,了解注射物特性与局部解剖,掌握合理的注射技术与护理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须做好以下几点:

1、术前充分告知。

      注射前医师要和求美者充分沟通,讲明注射物的优缺点,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了解该充填剂的优缺点。同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设计。

2、详细了解病史。

      包括有无抗凝血药物服用、有无疱疹史、有无过敏史、有无其他充填剂注射史等。

3、选择合适制剂。

      绝大对数情况下,如果皮肤人工注射物充填首先应该选用可降解的充填剂,这样即使求美者不满意也不会造成永久性的问题。甚至可以先注射一些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预先演示一些注射后的效果,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那种鼻部小缺陷的纠正,或者是鼻背部轻度抬高以增加鼻额角的求美者。

4、熟悉解剖结构。

      熟悉解剖才能达到良好的注射效果,尤其是一些深解剖层次的注射,比如眶睑沟等,可以避免误伤和误注射。

5、掌握注射技术。

      绝大部分并发病都和注射技术不良有关,尤其是在那些长期充填剂和永久性充填剂的使用时,更需要强调注射技术的重要性。初学者应该牢记“宁少勿多和宁深勿浅”的原则,以规避风险。

6、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和患者保持沟通顺畅,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就可以果断和及时地面对和处理,早期处理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扩大和恶化。

容嬷嬷针法:

     遇到脓点,及时挑了!遇到栓塞,唯快不破,越早处理越好,宁可错扎,不可错过。

      一般的玻尿酸栓塞不难处理,除非即刻失明(瞎了是真神仙也救不回来了,一是没人敢救治,怕接锅;二是极容易错过黄金30分钟,错过就没法逆转了),其它的都能救治。谁都不想遇到栓塞,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遇到栓塞了也别慌张,即刻处理不会有啥问题,一句话,早发现早处理,栓塞后果严重的,都是拖拉的锅!

处理过程:

●1、暴露栓塞区域暴露栓塞区域,有头发的剪去患处头发,充分暴露栓塞血管的走行区域。

●2、进针孔局部麻醉用锐针在进针口处注射少量局麻药,同时通过进针手感,确认玻尿酸注射的层次。

●3、用钝针扇形平铺注射溶解酶 注射区域应略大于有栓塞表现明显的区域,注射层次与玻尿酸注射层次相同,有经验的医师可通过进针后钝针穿行的手感,来判断腔隙内是否有玻尿酸。

●4、等待20min等待片刻,让注射的溶解酶与玻尿酸充分混合后,进入液化溶解状态。等待的同时可轻轻按摩局部,以促进溶解酶均匀扩散,但不宜过度用力按压,也可在等待的同时用针挑清除脓点

●5、抽吸玻尿酸与溶解酶混合物 将玻尿酸与溶解酶的混合物抽吸出来,操作方法与抽吸奥美定基本相同,但动作应该更加轻柔,由于玻尿酸是可在溶解后被吸收的,因此并不要求将其完全抽吸干净,即用最小的创伤尽量抽出即可,而不必为了追求抽吸干净,使用暴力刮吸等手法,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得不偿失!

●6、“容嬷嬷针法”针刺放血 头皮的再生很快,另外也不必担心发际线内头皮表面留下可见的针眼瘢痕,故作者直接使用10mL注射器的针头进行穿刺,深达肌肉浅层,至出血即可。越是出血流畅的部位越是代表血运尚可,愈后越是良好。开始时排出的可能是偏黑色的瘀血,尽量高密度多点穿刺排出,直到鲜血不再渗出为止。面部用5毫升注射器针头。 所有的血管扩张区域,以及疑似栓塞区域均应穿刺到,越是严重的地方,穿刺密度应越大。

●7、再次注射溶解酶 在栓塞及扩散区域再次注射溶解酶●8、术后红光消炎,口服抗生素,患处保持清爽干净,每日消毒。

溶解酶的配比并没有硬性规定!

建议溶解酶配比:

方法一:

第一步:一支溶解酶(1500单位)+2.5ml(用量越少浓度越高)生理盐水进行溶解(原液)分子越大浓度越高,也有用1ml盐水稀释的

第二步:然后用1ml的注射器从里面抽取0.2ml~0.3ml出来,再加0.7ml~0.8ml的生理盐水至1ml,

第三步:用这1ml的溶解酶进行溶解就可以了,一般这1ml溶解酶就可以溶解掉1ml的玻尿酸(瑞兰2)

注意:如果是特别急的情况下就直接在2.5ml的原液里面抽取1ml出来进行溶解就可以啦,就不用稀释啦哈(瑞兰2)(这种情况不要轻易用,除非紧急情况,这种高浓度的容易把自身的玻尿酸溶解掉,引起局部凹陷)!

【玻尿酸在哪里溶解酶就打在哪里】


方法二:

       玻尿酸溶解酶1500U+0.9%氯化纳注射液1.5mL+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地塞米松0.5mL+庆大霉素1mL,共配成4mL溶液。

 使用利多卡因的目的是止痛;

使用庆大霉素的目的是局部抑菌、抗感染;使用地塞米松的目的是减轻局部水肿、抑制免疫反应;

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的目的则是调节溶液的浓度。

对不同的患者所使用的比例可能略有不同,双相交联玻尿酸比单相交联玻尿酸更易溶解,故浓度可稍低。溶解酶的注射量与患者栓塞部位所注射的玻尿酸总量有关。 正常状态下可认为1500U的溶解酶大致可溶解瑞蓝2号玻尿酸10ml,即玻尿酸溶解酶1500U+10mL0.9%氯化钠注射液,所配成的溶液定义为1倍浓度,而在栓塞急救时,可以使用3~5倍浓度,处理单相交联玻尿酸以及硬度较高的双相交联玻尿酸产品时,或患者栓塞情况严重时,溶解酶的浓度及量都可酌情增加。

溶解酶注意事项:

1、注射溶解酶后有肿胀,因为要把玻尿酸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

2、注射溶解酶后,4-6小时可分解完,全部吸收回复要7 天

3、7天后也会有部分交联剂存在,因为溶解酶只能分解玻尿酸

4、个别人会溶解酶过敏,可以抗过敏治疗,可以术前试敏

溶解酶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针孔别沾水术后忌口辛辣,海鲜,羊肉,酒,保健品控制7天以上术后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术后一周内不要用太热的水洗脸术后一周内不要蒸汗蒸


(来源: 微美课堂)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我们处理

美遇美合

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